一些 3D 立體顯示相關的新聞

| | 0 Comments| 10:38|
Categories:

這一篇,算是整理一些最近看到,和 3D 立體顯示相關的新聞了∼

Sony 基於 VA 面板,開始發展新的 3D 用 Hybrid FPA 面板

消息來源:《為 3D 而生,Sony 發布 Hybrid FPA 面板》、Sony 官方新聞稿

FPA 是「field-induced photo-reactive alignment」的縮寫,基本上也是一種液晶(liquid crystal)的排列技術;他算是基於 VA(vertical alignment)面板的一種新技術(其實應該算是基於自家的 FPA 面板的改良),重點是可以提高面板的更新速度到 3ms 以下。

有了這種高速面板的技術後,應該可以讓現在的主動式立體(技術介紹)3D LCD 有更多的面板選擇,而不是相現在一樣,只有 TN 面板夠快到可以用。

 

Sony 的高階立體投影機 Sony VPL-VW90ES

消息來源:《30萬的 Sony VPL-VW90ES,投影機也通通變 3D》、英文產品官網

目前市面上的主動式立體投影機,大多解析度都不高,極少可以看到支援 Full HD 的主動式立體投影機;而 Sony 這一款 VPL-VW90ES 就是一款支援 FullHD(920×1080)的立體投影機。官方資料是號稱他的更新高達 240hz,動態對比值有 150,000:1;不過亮度的部分就低了些、只有 1,000 流明,如果再考慮到立體模式下的亮度衰減,應該還是得關燈才能看的亮度了。

而輸入訊號的部分、他支援 HDMI 1.4,同時也可以透過投影機內建的功能把一般的 2D 訊號轉換成 3D 的效果(Heresy 覺得效果怎樣就不要太期待了);而和主動式眼鏡的同步也是用紅外線的訊號。

不過,這台投影機的價位就有點高了∼要價近 30 萬,應該不是一般人買得下手的了。

EIZO 推出指向性背光的立體 LCD

消息來源:《ナナオ、23型フルHDの裸眼3D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独自バックライト技術でフルHDで3D表示 》、日文新聞稿(PDF)

這是高階顯示器大廠 EIZO 預計要在明年推出、採用指向性背光技術(參考)的裸眼立體顯示器:DuraVision FDF2301-3D。他的規格基本上是 23"、FullHD(920×1080);由於是採用指向性背光技術,所以基本上不會有一般裸眼顯示器會有降解析度的問題。但是相對的,他的視角應該會相對地比較小,可是區域應該也會受到比較嚴重的限制。

而他支援多種立體訊號(Side by Side、Anaglyph、Frame Sequential、Dual Input),算是相當完整的!之後有機會,應該要弄一台來看看?

 

Acer 推出第一款支援 HDMI 1.4a 的立體 3D LCD

消息來源:《Acer HS244HQ is the First 3D Monitor with HDMI 1.4a Stereo 3D Support》、產品官網

基本上,既然 DispalayPort 1.2 和 HDMI 1.4 都有正式支援立體訊號的標準了,所以理論上以後立體訊號的傳輸,應該也會是以這兩種介面為主了吧∼而因應這個趨勢,Acer 新推出這款 HS244HQ,應該就是世上第一款電腦用的 HDMI 1.4 立體顯示器吧∼當然,螢幕也內建了紅外線同步訊號發射器,用來搭配自家的 3D 眼鏡使用。

而這樣的好處,則在於介面、訊號格式都統一了,只要輸入(顯示器)、輸出裝置(例如藍光撥放器)都有支援,就確定可以看,不會有其他相容性的問題!但是相對的缺點就在於,立體同步訊號變成是由螢幕來控制,所以很有可能以後立體眼鏡都得綁著螢幕走了…(話說,這一台應該還是可以接 nVIDIA 3D Vision 吧?)

 

nVIDIA 3D TV Play

nVIDIA 本身一直在推自家的 3D Vision 推得很勤勞,也不能否認目前 3D Vision 還是算目前市面上、電腦領域上相對完善的立體顯示方案。而相較於此,AMD/ATI 則是喊出所謂的「Open Stereo 3D Initiative」;不過相較於 nVIDIA 的 3D Vision 方案,AMD 的「開放」口號,說實話就只是都交給別人做、自己並沒有一個完善的系統。

不過雖然在之前 nVIDIA 3D Vision 是有明顯地優勢的,但是在 HDMI 1.4 和 DisplayPort 1.2 普及後,由於立體訊號的標準定義出來後,大家都造著用,那情況或許會有所改觀吧∼

而為了因應這個狀況,nVIDIA 是推出了所謂的「3D TV Play」(官網)的方案,讓有支援的 GeForce 顯示卡可以輸出 HDMI 的立體訊號給 3D 電視用;而以系統需求QA 的資訊來看,應該是由於至少要有 HDMI 1.3 的輸出能力,才能強制輸出 HDMI 1.4 的立體訊號,所以會需要 GT200 以後的顯示晶片。而由於目前 nVIDIA 的 GeForce 驅動程式都已經內建了 3D Vision 的核心,所以其實 3D TV Play 應該只是透過軟體的方法,開啟顯示卡對於 HDMI 1.4a 的支援而已∼

不過,3D TV Play 這套軟體雖然對已經擁有 3D Vision 的人來說是可以免費使用的,但是如果你不想買 3D Vision 的硬體的話,則還要另外花 39.99 美元、才能取得 3D TV Play 的軟體(話說,Heresy 還找不到哪裡有賣說…),算是讓人覺得比較討厭的。

 

AMD HD3D

而相較於 nVIDIA 採用 3D TV Play 這個方案,AMD 則是推出了所謂的 HD3D 的方案(英文官方網站,AMD 還是該死的不給中文版網頁)。而目前根據官方往展的說法,ATI Radeon HD 5000 系列的顯示卡都能支援 HD3D,但是如果要撥放 Bu-ray 3D 則一定要新的 AMD Radeon HD 6000 系列才行。

相較於 nVIDIA 是使用自家的 3D Vision、有提供可以把一般 Direct 3D 的遊戲立體化的能力,AMD 本身的顯示卡驅動程式並沒有提供這樣的功能,所以如果要讓一般的 3D 遊戲可以立體化,則需要另外購買一些中介軟體才能做到,例如 iZ3D 的驅動程式、或是 DDD 的 TriDef 3D。也就是說和 nVIDIA 相比,基本上 AMD 在這方面還是僅有提供硬體而已…

另外,Heresy 還是覺得 AMD 的網頁資訊真的是給得很模糊啊…沒有全球化就算了,就算是英文版的網頁,內容還是感覺零零星星的…

 

Intel H67 支援 HDMI 1.4a 輸出

前面的 nVIDIA 和 AMD 兩家,基本上雖然是遊戲的顯示晶片大廠,但是考量到整合性顯示晶片的市佔率,其實 Intel 才是真正的第一大顯示晶片廠。而他對於立體顯示怎麼處理呢?基本上,目前是有消息指出,Intel 下一代的 H67 晶片組,就會支援 HDMI 1.4a,可以輸出立體訊號了!(參考

而新的 Sandy Bridge 處理器所整合的 HD Graphics 2000/3000,也將會支援立體影片的硬解。不過在其他方面呢,基本上資料似乎就還不多了。

 

後話

其實,Heresy 是覺得,等到之後支援 HDMI 1.4 和 DisplayPort 1.2 的立體顯示裝置越來越多後,nVIDIA 的 3D Vision 應該就沒有什麼實際價值,可以準備功成身退了;而同樣的,像是 DLP HDTV 3-D Image Format 這種過度時期的傳輸規範,應該也都會走進歷史。

而到時候,立體顯示系統就真的和撥放裝置分離,播放裝置(例如電腦、BD 3D Player)也就不用管裡體顯示系統是主動式還被動式,只要送出標準訊號就好了;至於眼鏡的問題,就交由顯示器和眼鏡自己去解決了∼而如果軟體、遊戲開發廠商願意,也都可以不用再去管使用者的立體顯示環境,可以直接針對標準訊號來開發程式,以達到最好、也最單純的立體訊號輸出了!

不過雖然目前 HDMI 1.4 的立體電視大多都是採用紅外線同步的主動式立體眼鏡,但是卻各自獨立、沒辦法確認各家間的眼鏡能相容,這會造成立體眼鏡得跟著顯示器的系統走,如果換了別的牌子的電視的話,很有可能會連眼鏡都得換掉!雖然 Xpand 是有推出號稱通用的立體眼鏡(X103),但是其實只要某些廠商稍微搞怪一點,應該還是很有可能會出問題的。可能就看看之後,會不會像 DLP Link 一樣,會有同步訊號的標準出來、以避免這樣的問題吧∼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