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 Vive Focus 3 開箱文

| | 0 Comments| 14:14
Categories:

Heresy 這邊用來固定展示用的 VR 裝置,一直以來都是用 HTC Vive Pro 這款 PC VR 的產品,一直到前一陣子才升級到 Vive Pro 2

至於外出展示的部分,在 Quest 2Art Link 實用後,基本上也都常常是以電競筆電搭配 Quest 2 的形式來做展示,也算是相對方便的。

而今年有一次曾經在客戶那邊玩到 HTC Vive Focus 3(官網),感覺好像還滿方便的?所以去年底就和 Vive Pro 2 一起購入了一台 Vive Focus 3、預計作為外出展示的主要機種了~

Vive Focus 3 的定位相對是商業走向的,訂價也算是偏高,要價 34,900;相較於同樣是一體式 VR 的 Meta Quest 2 售價在 15,000 以下…恩,雖然說規格確實有差,但是這個定價其實真的有點可怕。

下面則是 Focus 3 的本體的基本規格:

  • 顯示元件:2.88″ LCD * 2
    • 單眼解析度 2448 x 2448 @ 90Hz
    • FoV 120 度
    • 可調節瞳距範圍 57mm – 72mm
    • 150mm 超寬面部容納空間
  • 音效裝置:
    • 可消除回音之雙麥克風
    • 專利式雙單元定向揚聲器
    • 3.5mm 音源插孔
  • 處理器:Qualcomm Snapdragon XR2
  • 記憶體:8GB
  • 儲存空間:128GB、可擴充 microSD
  • 連接埠:USB 3.2 Gen 1 Type-C * 2(外接式的支援 USB OTG)
  • 無線網路:WiFi 6
  • 藍牙:5.2 + BLE
  • 感應器:
    • 4 顆追蹤相機
    • 重力感測器
    • 陀螺儀感測器
    • 近距離感測器
  • 電池:26.6Wh 鋰聚合物電池、可拆卸交換

控制器的部分,則是左右手不同的形式,基本規格如下:

  • 感應器:
    • 霍爾感測器(板機及握把按紐)
    • 電容式感測器(板機、搖桿及拇指置放區)
    • 重力感測器
    • 陀螺儀感測器
  • 輸入裝置
    • 人體工學握把按紐
    • 類比板機按紐
    • AB / XY 按鈕
    • 系統 / 選單按紐
    • 搖桿
  • 電池:內建可充電式電池組(USB-C 充電),擁有長達 15 小時續航力

首先,下面就是它的外盒:

一樣,外面是一圈彩繪包裝,拿掉後才是真的盒子。

打開盒子是下面的狀況:

把全部的東西都拿出來,就是下面的樣子:

硬體的部分就是:

  • Vive Focus 3 本體
  • 左右手控制器
  • 電池
  • 變壓器
  • 控制器充電用的 Y 型 Type-C 線

在本體的部分,下面就是它的正面照片。可以看到前方是鏡片黑色的塑膠、中間有 VIVE 的圖示,其他則都是霧面的,質感算是不錯。

在上方可以看到有一條長條形、散熱用的凹洞,裡面可以清楚地看到散熱的鰭片,算是滿顯眼的;而在他上方則有一顆沒那麼起眼的 LED 燈。

下圖就是散熱鰭片的特寫、以及 LED 亮起的樣子。

這邊可以看到上方兩側都有鏡頭。而同樣的,在下方兩側也有鏡頭,這總計四個鏡頭,就是用來追蹤用的。

在下方的部分,左手側有一個長條型的按鈕,是用來調整音量用的;中間有一個轉盤,是用來調整瞳距的,只要旋轉他兩眼的鏡片距離就會跟著動。

轉盤前方的塑膠蓋可以拆掉,底下是一個 USB Type-C 的接孔(右圖),是用來連接需要額外購買的「表情追蹤套件」(官網)用的;不過理論上也可以拿來接別的東西。

而在 USB 孔的前方也有一個弧形的凹槽,這邊是散熱系統的進風孔。在運作溫度高到一定程度後,他會開啟風扇強制從下方抽風、並從上方排風已加強散熱;話說,VIve Focus 3 應該也是少數有主動式散熱機制的頭戴式 VR 顯示器了?

此外,在上下方都各有一個小洞,推測應該是麥克風?不過下方兩側都還有一個小小的圓形凹槽,就不太確定是拿來幹嘛的了?

下面則是他的右側,這一側有一個 USB Type-C 的接頭、以及一個 3.5mm 的耳機孔。

 

下面則是左側,本體上有一個實體按鈕,代表的是系統選單。

這邊也可以看到,他採用的是硬式頭帶,兩側都有印上 VIVE 的字樣。在 VIVE 的文字下方有個凹槽,其內側就是內建的喇吧,理論上戴上後位置會剛好在耳朵附近,可以傳遞立體音效(根據示意圖,一邊應該有兩個單體?)。

後方為了要放電池,所以後腦的墊子也做得很大,這樣設計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平衡前後的重量。

頭帶的部分可以旋轉大概 45 度,在配戴時要調整算滿方便的。

 

而他的頭帶調整是採用常見的轉盤設計,不過在轉盤下方有一個長形的按鈕,壓下去就可以比較方便地進行長距離調整;在要把頭盔拿下來的時候,只要壓住這個鈕、把這部分往後拉就可以鬆開了,算是相對方便的方案。

不過在使用的時候,如果是在頭帶收到最短的狀況下,壓下那個鈕似乎還是很難抽出來?這個時候似乎還是得用轉的才比較好放出來。

下面則是頭帶的最短和最長距離:

 

再來,則是個人覺得 Focus 3 一個很棒的設計:可拆換式電池!

  

可以看到,這款電池是做成弧形的,設計來配合後靠墊的設計;在兩側則有按壓式的卡榫,用來固定在後靠墊中。

電池的型號是 B028QK100,輸入是 12V / 2.5A、輸出是 11V / 2000mAh / 22Wh。

在電池的背面有一塊方形的凸起,這邊有配置了接點。上方則有一個橢圓形的凸起,上面有四個 LED 燈和一個實體按鈕,按下去就可以知道當下的電量,算是相當地方便!

在電池上方的一側,也有一個圓形的充電孔,可以透過專用變壓器幫電池充電。

而要怎麼安裝呢?Focus 3 的後靠墊的軟墊部分,是採用磁吸式的設計,可以很簡單地把軟墊的部分拆下來。

拆下來後,後方就是安裝電池的空間了。

這邊可以看到,上方和後方有針對充電孔、以及電量指示燈與按鈕的部分留洞,所以就算把電池裝進去,還是可以使用。

下面則是後靠墊拆下來的樣子,這部分雖然有固定形狀,但是整體來說是軟體、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變形;雖然內部挖了很多洞,但是考量到另一側的材質…應該不能透氣吧?

 

而中間有一個箭頭,則代表他的方向。

裝上電池的樣子如下圖:

下面是裝上電池後,露出來的部分。基本上如果不特別講,可能還不知道電池是可以拆的。 XD

 

而在前方的內側,則是下面的樣子。

他臉部靠墊的部分材質是皮質的,很容易看的出來有沾到臉上的油和汗,個人覺得有點討厭。

不過他的大小應該算是相對大的,Heresy 的大框眼睛都可以直接進去,只有偶爾會卡一下而已。

而和 Valve Index 一樣,是採用磁吸式膠框的設計,可以很簡單地拆下、裝上;不過比較討厭的是,他的靠墊如果要買的話,是得前後一組(網站、$1500)來買,沒有單賣前面的。

下面就是拆下來後的狀況:

 

可以到,他的鏡片設計感覺和 Vive Pro 2 幾乎一樣。

而在兩側的上方下方都有弧形的凹洞、看來還滿深的,不確定是否有連到散熱系統,會強制抽風?

下方兩根比較大的圓柱,則是固定用的,裡面有磁鐵、會吸住可拆式的襯墊。

另外,在左側的部分,則有滿隱密的 microSD 插槽,有必要的話可以透過它來放影片、或是擴展空間,在特定狀況下還算滿實用的。


本體的部分大概就是上面的樣子,再來是他的控制器的部分。

Focus 3 的控制器還是前面有一個定位圓環的設計,和大部分的 VR 控制器類似。

但是在設計上和 Vive / Vive Pro 的控制器採取左右手相同的設計不同,他比較接近 Quest 2 左右手不同的形式。

在拇指區的部分,他也取消了觸控板,而是採用更普遍的蘑菇頭加 A/B 鍵以及一個選單鈕的設計;側邊鈕則也變成一個在內側的按鈕、可以用中指很好地按下去。

 

至於食指的板機鈕的部分,則是沒有明顯的變化。下方右圖可以看到,在蘑菇頭上方有一個小小的 LED 指示燈。

 

另外,這邊也可以看到,他上方的圓環到了後方其實算是有做造型、而不是一個真正的圓。

這樣雖然在造型上算是增加了點變化,但是在 Heresy 來看,他反而讓手把反放的時候,沒辦法很好地貼齊桌面、變得更不穩定,碰下去變得比較容易倒下;以個人來說,會覺得 Quest 2 那種上方是一個平整的圓環的設計比較好放。

另外,Focus 3 的控制器也是採用內建充電電池的形式,號稱可以使用 15 個小時。充電的部分則是改用 USB Type-C 這種比較新的介面,算是比 Vive Pro 2 的控制器來的好。


充電的部分,HTC 只給了一個變壓器,造型和 VIVE 系列的變壓器很有一致感;型號是 TC NE30W-US、輸出是 12V / 2.5A。

 

在充電的時候,就是直接接到電池上就可以了;而由於後靠墊有挖洞,也可以不拆下來直接充電。

 

控制器的部分,他則是給了一條一轉二的 USB Type-C 的線,可以把一的那頭接到頭盔上,然後二的那側分別接到控制器上,由控制器來幫控制器充電。

這樣一來,充電的時候就只需要一個變壓器就可以同時幫頭盔本體和兩個控制器充電了,好像很方便?


開箱文的部分就先這樣了。

完整相簿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